首先先建議每個人都能親自的走一趟...
今天從民權大龍街口搭了636公車,
新莊的馬路真的很小條,而且中間還有正在蓋捷運的工地,
也佔了一條線道的寬度,所以兩邊的道路空間又更小了。
(636公車,人很少,還坐過頭...XD)
坐了大概四五十分鐘吧,終於到了傳說中的樂生療養院,
問了檳榔攤老闆才知道該怎麼走,
因為大門口的已經被工地圍起來了,所以有點難發現,
912的抗爭就是在這裡發生的,政府派了兩百名警察來維護工程的進行,
因此也跟學生爆發了許多的衝突。
道路的右邊,就是捷運機房的工地,
很大很大,可能有兩個800m的操場大吧,
然後用工地柵欄圍起來,上面還有紅色的警示燈。
而道路左邊就是新院區,果然蓋得感覺很舒適,
不過我們沒有走過去,就直接往上走了,
不過恰好看到院區的車子剛好出來,看起來像救護車@@。
(迴龍院區 樂生療養院)
(樂生院的車子)
首先看到的是他們的大禮堂,
(阿伯再跟東海&慈濟的學生聊天)
(上面那個就是講故事的阿伯,下面那個就是我們先遇到的阿伯)
(寫著活動的黑板就放在大禮堂外面,不過這星期沒有活動。)
在禮堂的外面,遇到了他們的阿伯,帶著"漢生人權"的帽子,
坐著電動代步車,眼睛不知道為甚麼紅紅的,
"你好"
(沒照到慈濟的老師..)
其他還有四桌的同學,也是一起吃便當,
吃便當的過程中跟老師聊了很多,
也跟有兩個是日本人但是來台灣唸書的日本人一起吃飯,
他們的中文都很好,而所有的同學都聽的懂日語,
所以他們幾乎都是用日語說話... = =||
(東海的好像是日本語文學系...)
日本人來台灣唸書,他們每個星期都來,都來樂生院住一天在走,
已經跟老人們打成一片了,而他們研究主要不是樂生院的歷史,
而是這群老人們自己身上的歷史,而台灣最珍貴的歷史,
就在他們這群人的身上,甚至是親眼看過228發生。
吃完飯了,他們就開始他們的分享活動,
每一桌都會派一個同學起來報告他們今天早上活動的結果...
包括:
他們去新的大樓,問那些已經搬過去的人
為甚麼要搬過去,當然這些人和原地續住的人應該可以說是對立的,
彼此不了解對方的想法,
新大樓的居民覺得:這裡又新,生活費又可以領的比較多,
每天大家可以在交誼廳一起吃便當,這樣多熱鬧....
為甚麼那些人不過來呢?
而原地續住的居民就覺得:希望留在原地,
畢竟這邊的環境比較適合居住,像三合院的老房子,
而且空氣也是自然風,比起冷氣的風健康多了。
訪問了林雀阿嘛,
問他們當初是怎麼抗爭的...
(....忘了)
然後等大家發表完,一個阿伯(叩桑 可能是邱先生吧)就講故事給我們聽,
(講故事的阿伯)
說痲瘋病是什麼,為甚麼會有樂生院的誕生。
訴說他們怎麼抵抗那些病魔,如何面對外面的人的歧視眼光,
三年前是如何開始抗爭,有多少的年輕學子在他們的背後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。
三年前,是一群學者跟老師帶領他們,他們才剛開始抗爭的,
與其說是因為學者開始抗爭的,不如說,他們已經沒有力氣可以跟搏鬥了。
七八十歲的人,要怎麼走上街頭,弄清楚那些惱人的法規,
日正當中的年輕人才有這個力量,漸漸的告訴他們應該擁有的權利,
而不是任人欺負。因此有了415樂生大遊行,也有了許許多多的抗爭,
讓他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,讓他們的故事被許多人看見。
而這群年輕人剛來到這個院區的時候,是如何被拒絕在門外,
一次一次的來訪,證明他們跟其他人不一樣,
終於慢慢的打開了樂生院老人們囚錮的心靈,
一直到今天,樂生院永遠敞開著大們歡迎每個人的到訪。
這中間有多少人為樂生院老人們付出,
他們都很感動,沒有這些人,沒有這三年的抗爭,
這個抗爭不知道能走多遠,而捷運與樂生的纏鬥也不到何時會劃下句點。
法國肯為了一顆老樹而延後捷運通車十幾年,
多少國家為了保護珍貴的資產,而把國家重大建設繞道而行,
台灣不能嗎?
(寫到後來變成本人感想文...)
結束了這場心得發表會之後,緊接著的是青年樂生聯盟的副會長(?)
(一個講話相當柔軟的女生,但是可以看得出來相當幹練。)
來跟我們說明接下來他們辦活動的目的。
他們再辦什麼活動呢? 他們讓許多當地國小的小朋友來這邊學才藝,
不管是吉他,熱舞,武術....為的是凝聚社區的力量,以及取得社區認同,
因為他們調查發現,樂生院的存在對於當地居民而言,
是不痛不養的,而他們之前跟一些當地的國小老師聊過,
發現當地的小孩大多屬於家境較困難,或是單親家庭,
而他們在週末通常沒有娛樂(?),
所以樂生聯盟希望藉由辦這樣的活動,讓大家能夠更認識樂生院,
把人潮吸引進來,把他變成一個社區公園,把他變成社區民眾一個很親近的地方。
(說故事的青年樂生聯盟副會長)
解說完畢之後我們就幫忙把桌椅收一收,然後去逛逛樂生院的其他地方,
(右邊就是我們把桌椅收起來的地方)
(從外面看)
我們看到了塵封已久沒在使用的天主堂,看到許多幾十年的老榕樹,
(天主堂外面已經長滿了雜草,但是建築相當特別。)
(樂生裡面也有醫院,不過現在都移到新院區了)
(樂生的鍋爐室)
(樂生廚房的牌子,應該已經棄置很久了)
(院區內的建築,不知道為甚麼窗戶要釘起來)
(有著ㄓ字型的屋頂的建築)
(原來是院區內的合作社)
(很諷刺的捷運牌子)
好像回到了鄉下阿嘛家,大樹下的簡單平矮的平房,人類安靜的與大自然共存。
途中又遇到日本人與東海慈濟的學生,說要泡咖啡給我們喝,
於是我們就跟著他們到一個平房,
泡咖啡給我們喝的阿伯,我在網路上看過他,
最大的特徵是手掌沒有力量,五根手指頭應該是沒有辦法施力的,
他只能用手掌工作,但他還是很熱情的泡咖啡給我們喝。
小小的房間內擺了兩座卡啦ok的獎盃,牆壁上還貼了一張得獎獎狀。
他們生活得很快樂,每天和遠道而來的朋友們泡茶聊天,
唱卡啦ok,在大樹下乘涼。
(唱卡啦ok的大家)
(老舊的電線杆)
(大樹下老舊的消防栓)
(樂生醫院的長廊1)
(樂生醫院的長廊2)
走了,我們打算離開這個地方,
在大禮堂前面遇到了講故事的阿伯,
跟他道謝因為他請我們吃便當,
他身上感覺有說不完的故事,有珍貴的歷史。
又跟我們聊了很久,我們才往回走。
才沒走多久,他又趕上來送我們出去,
一直到了大門口(已經被捷運局圍起來的工地了)
還跟我們說要去哪邊坐公車,他才回樂生院。
大馬路旁,矮小的身軀跟電動代步車的身影,
底下是鋪著鋼板的地面,身旁是高聳冷冰的施工圍欄...
這樣的衝突,有深深的無奈與辛酸。
(巨大工地的左後方就是樂生院區)
其實我沒有預料到會遇到這些人,能夠聽到這些故事,
我也以為這週末沒有活動的,但是,
能夠意外的遇到這些人,我覺得很開心。
雖然意外是美麗的,但卻遇見沈重的事情。
==
如果你有看完這文章,那我真的感謝你,
希望能喚醒大家的一點點社會覺醒。
其實我也只是去一次而已,也不保證我會一直的關心下去,
但是這個故事需要給更多人知道....
- Dec 10 Mon 2007 19:27
/travel/ 20071208 [台北][新莊]樂生療養院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